蔚来停产导致交付迟缓_蔚来停产导致交付迟缓怎么办
蔚来停产导致交付迟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
1.蔚来10月销量
2.特斯拉Q1交付量是“蔚小理”4倍,“蔚小理”有哪些困难?
3.蔚来陷入“缺芯”困境 全球汽车产业或再掀停产潮
蔚来10月销量
蔚来汽车2022年10月销量为10059台。2022年10月份,蔚来汽车单月销量为10059台,同比上涨174.3%,环比下滑7.5%。2022年1-10月份,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为92493台。
显然,蔚来汽车此次工厂停产,已经影响到蔚来汽车10月份交付量。事实上,早在今年4月,受到疫情冲击,蔚来汽车的销量就受到较大的影响。
蔚来汽车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,2022年4月份,蔚来汽车单月交付量仅为5074台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蔚来汽车的销量下滑了28.5%,几乎下滑了三成。而且,从公开的信息来看,此次停产的F1工厂和F2工厂,影响到蔚来汽车旗下的多款车型的生产和交付。
其中,F1工厂更是蔚来汽车目前的生产主力,主要生产的车型为ES8、ES6、EC6、ET7以及ES7,年规划产能更是达到30万台。
2022年11月蔚来汽车的销量?
11月份,蔚来共交付新车14178辆,同比增长30.3%。1至11月份,蔚来累计交付10.67万辆,同比增长31.8%。
随着“866”换代产品,尤其是第二代技术平台3款车型ET7、ES7和ET5的交付全部开启,蔚来正稳步进入销量持续增长阶段,今年已提前达到10万辆交付成绩。
此前,蔚来董事长李斌表示,预计在2024年公司将会实现盈亏平衡。2023年上半年蔚来全系车型切换至NT2.0平台,将显著助推公司销量上扬。
特斯拉Q1交付量是“蔚小理”4倍,“蔚小理”有哪些困难?
个人认为蔚来等9家车企宣布停产,造成这些车企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芯片短缺的问题。这种控制芯片开窗,关窗,开空调,关空调,锁门开尾门相关。主要分三点
第一点,疫情宅家经济使得家用设备芯片挤占了汽车芯片的生产,加上疫情后汽车市场的繁荣,从供需关系上使得汽车芯片的短缺。
第二点,蔚来属于订单生产,不会囤积太多的原材料,所以在这一波芯片危机中处于很被动的状态。
第三点,不光蔚来,全世界的车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。都在争抢芯片。
芯片为何短缺原因?
受疫情影响,芯片短缺问题导致汽车行业供需紧张。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决定从2021年3月29日起临时停产5个工作日,并下调其第一季度的交付预期,长期供应情况仍有待观察。那是因为半导体芯片短缺情况超出预估。
从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,我们看到我国汽车行业中车规级芯片自研率仅占10%,90%的车规级芯片都必须依赖从国外进口。半导体整体供应限制影响了蔚来2021年3月的产量,其中美股一度跌超8%。此次芯片短缺危机,从传统车企传导到了造车新势力,对汽车行业今年的生产目标也有所影响。
为什么不用国产芯片?
并不是我们不想选择国产芯片,但是,国产芯片的技术还达不到汽车上所需要的高科技,我们还只能设计一些简单的芯片,如果是核心部件,比如ECU、TCU、BCM等等,技术含量比较高,很少能有国产企业设计出来的!
所以芯片国产化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。过去是因为国外的芯片便宜,自己研发不如采购。这次疫情就是不确定因素的一次教训。
蔚来陷入“缺芯”困境 全球汽车产业或再掀停产潮
其实这三家造车新势力销量还不错,只是因为受到芯片短缺影响,所以交付量出现了问题。这段时间,各家车企纷纷公布了其第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,虽然这三家造车新势力汽车交付量都创下了新高,但特斯拉的交付量显然更胜一筹,其第一季度实现了18万辆汽车的交付量,这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。而另一边的三家中国车企交付量只有其四分之一。当然这并不代表,这四家车企销量不好。毕竟特斯拉已经运营超过十几年了,而这三家车企创立的时间,只有特斯拉的一半。而且从数据上来看,他们的交付量是不断创新高的,只是因为基数比较低,所以导致累计交付量不高。而且今年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就是芯片短缺事件。要知道,这三家汽车汽车规模都不算大,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都不强,一旦短缺,他们的产能很难得到保证,早前蔚来汽车已经因此停产了好几天。
为此蔚来公司主动下调了下一季度的销量预期,可见这并非是销量不好,只是产能所限。从目前的消息来看,预计到下半年,产能问题才能得到解决。
参考资料:
4月2日晚间,特斯拉公布了其2021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。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3月,特斯拉共交付18.48万辆电动车,超过此前华尔街普遍预测的17.3万辆,销售同比增长109%,再创交付新高。
其中,Model 3和Model Y占据交付量的99%。特斯拉官网显示,现在预订Model Y,提车至少要等到6月以后。而Model S和Model X的交付量则为2020辆,仅占第一季度总交付量的约1%,环比大幅下跌89%。
全球“缺芯”危机自去年年底爆发以来,至今仍在持续蔓延。3月26日,蔚来 汽车 对外宣布,由于芯片短缺,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29日起,将合肥江淮蔚来制造工厂暂停生产5个工作日。事实上,蔚来 汽车 对“缺芯”带来的影响也早有预估。蔚来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李斌在3月2日举行的蔚来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:“芯片对供应链的影响非常大,对蔚来二季度的 汽车 生产确实有一些影响,但是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够满足正常的计划,不过还是有很高的风险。”
多家车企减产停工 芯片短缺影响多大?
4月1日,蔚来 汽车 公布2021年3月及一季度交付成绩。数据显示,蔚来3月交付7257台,创 历史 新高,同比增长373.4%。蔚来一季度共交付20060台,首次达成单季交付2万台,同时也完成了此前发布的20000-20500辆交付预期。虽然此次停产并未对蔚来一季度交付量产生影响,但受芯片短缺和电池供应限制,蔚来 汽车 月产1万辆的产能,目前仅能达到7500辆的月产,若芯片短缺问题持续,势必会严重影响蔚来 汽车 之后的交付。
据市场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统计,截至到2021年3月29日,全球共六家 汽车 制造商因芯片短缺而减产的 汽车 数量达到6.5万辆。截至目前,芯片短缺已致全球 汽车 市场累计减产115.7万辆。预计2021年全球 汽车 市场将因此减产超200万辆。
在蔚来发布停产公告的前两日,特斯拉宣布上调Model Y的起售价,这次涨幅,不仅是价格上的冲击,同时也暴露了在全球电动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大“隐患”——芯片供应不足。
与此前中美贸易对抗,美国对华为进行芯片制裁不同,此次芯片危机是全球性的,不仅是中国车企受到影响,“缺芯”成了全球车企最真实的写照。此前福特、通用、本田、大众等车企均因芯片问题被迫减产,菲亚特克莱斯勒、日产、戴姆勒、斯巴鲁等多家车企被迫停产。缺芯原因很复杂,主要是上游产能不足、自然灾害以及供需时间错配。3月31日,IHS Markit数据显示,最近美国得州的暴雪及Renesas芯片厂火灾使得第二季度的 汽车 产量和第一季度一样受到全球缺芯的影响,半导体供应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稳定下来。
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
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关键部件,也是我国 科技 发展的短板。随着新产业生态的到来,我国 汽车 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拓展,尤其是智能化、电动化、自动驾驶的蓬勃兴起,导致车载芯片的用量也越来越高,对芯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。
芯片的开发研制,不仅是一轮新的变革,也是技术水平和供应链的较量。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的芯片公司大部分在欧美,其中欧洲企业占比约37%,美国企业占比约30%,日本企业占比约25%。在全球20家顶级 汽车 半导体公司中,只有一家是中国公司。
如果不是这次“缺芯”浪潮来势汹汹,恐怕很少会有车企想到会被芯片“逼”到停产这一步。根据国创中心的数据,国内85%以上的 汽车 半导体都依赖于进口,几乎没有本土自研芯片,这表明我国在芯片供应链上有着极大的不稳定性。
“2020年全球 汽车 芯片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,而我国自主 汽车 芯片产业规模仅约为70亿元,占比小于2.5%,且主要分散在低附加值和低可靠性领域。在新能源三电系统、底盘电控、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及主要芯片生产被国外企业垄断。”广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曾庆洪在十四五会议上表示。
面对“缺芯”,蔚来也并非坐以待毙。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,蔚来团队就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,调整供应情况,甚至和生产芯片的公司都有直接的接触,以打通整个芯片的供应链。李斌还曾表示,“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并不难,比手机芯片容易。”由此来看,芯片的短缺,也让蔚来 汽车 在研发上面动了心思。
除此之外,还有五菱表示将组建TDC芯片国产化工作小组,上汽乘用车也宣布与智能 汽车 芯片企业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,此前长城 汽车 也宣布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并确认对地平线进行战略投资,正式进军芯片产业。
在众多车企中,已经实现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就显得格格不入。2005年,比亚迪就开始着手研制芯片,当时市场不看好的声音比比皆是。不少资深的 汽车 分析师都表示,“在今后五六年内,如果比亚迪放弃电动车项目完全在情理之中”。而现在,比亚迪的车硅级IGBT芯片比现在主流车载芯片还要先进。
目前,我国已将芯片产业作为未来重点扶持对象,尽管不少企业已经入局,但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仍存在较大短板,长久依赖国外厂商,导致自主研发难度较高,许多技术短期内仍无法形成突破,这也是当前芯片国产化的困局。而无论材料断供还是技术短板,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仍需要一段时间,究竟谁会率先完成自救,还需拭目以待。
好了,今天关于“蔚来停产导致交付迟缓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“蔚来停产导致交付迟缓”有更全面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